首页 资讯 正文

率先全国!厦门台胞金融服务平台投入运行

体育正文 16 0

率先全国!厦门台胞金融服务平台投入运行

率先全国!厦门台胞金融服务平台投入运行

  在厦门市救助站二楼办公室里,一整面墙的文件柜塞满了(le)编号整齐的寻亲(xúnqīn)档案——A37号档案袋里装着山某画满鲜花(mǎnxiānhuā)的纸张,B12号文件夹里存着重庆(chóngqìng)老人模糊的火锅记忆碎片,C8号卷宗里压着河南小伙写在香烟壳上的回家线索……这些泛着时光痕迹的资料,都(dōu)与一个“90后”小伙有关。

  他叫白兴浪,厦门市(xiàménshì)救助站救治安置科负责人。在6年时间里,他以坚守和智慧为175名滞留人员点亮回家路,被网友称为“寻亲(xúnqīn)侦探”。 6月19日是全国(quánguó)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,记者走进厦门市救助站,聆听这位“寻亲侦探”与时间赛跑(sàipǎo)的暖心故事。

白兴浪(左)与长期滞留(zhìliú)人员沟通。(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 摄)

  了解白兴浪,可以(kěyǐ)从他破译“语言(yǔyán)碎片”,帮助一对失散29年母子团圆的故事说起。

  5月21日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救助管理站的玻璃门被推开,53岁(suì)的山某(mǒu)颤抖着扑进儿子怀中。这场跨越29年的重逢,是厦门市救助站15年来不懈努力(bùxiènǔlì)的结果,也是白兴浪和同事完成(wánchéng)的又一次寻亲奇迹。

  山某是在(zài)2010年被送入厦门市(xiàménshì)救助站的。因精神障碍,她只能用旁人难以辨识的口音(kǒuyīn),凭心情偶然吐露几个音节。从何而来?家乡在哪?成了多年未解之谜(zhīmí)。“寻亲就像破案,要在细节处找线索(xiànsuǒ),再(zài)把看似不相关的线索或排除或串联。”白兴浪形容说,为长期滞留人员(rényuán)寻亲更像侦破陈年积案,因为他们大多数人与家人失散多年,线索只能通过与其(yǔqí)本人沟通,或借助互联网“大海捞针(dàhǎilāozhēn)”。然而,这些长期滞留人员本身就有一定精神、智力障碍或其他(qítā)疾病,想从他们口中问出(wènchū)有价值的线索难上加难。例如山某,她的记忆很混乱,曾给过数个(shùgè)极具迷惑性的寻亲方向。“她有时会说自己是河南来的,我们让她跟河南的救助站视频连线,对方也表示有点像本地口音。”白兴浪说,他6年前接手后,与同事在河南省多个城市找了好久,却没什么进展。

  转机出现在1年多前,来自厦门大学的(de)新疆籍(jí)实习生发现山某能熟练切换维吾尔语、哈萨克语和蒙古语,线索的指针开始偏向(xiàng)新疆。2025年3月,当山某在纸上歪歪扭扭写下“疆的新”“昭县”“二中学生(xuéshēng)”几个字眼时,白兴浪兴奋(xīngfèn)起来:“这也许就是方向!”他反复(fǎnfù)推演并排除了全国多个与“昭县”有关的地方,初步定位昭苏县昭苏镇,又通过抖音平台向当地定向推送寻人信息。最终,在昭苏县热心(rèxīn)志愿者和蓝天救援队的帮助下,找到了山某的家属。在双方第一次的视频(shìpín)连线中,眼神很少聚焦的山某一眼就认出了对面的儿子。

  5月21日(rì),新疆昭苏县救助管理站门口,阳光格外灿烂。当山某走(zǒu)下车的(de)那一刻,人群中冲出(chōngchū)一位中年男子,哭着喊“妈!”山某的身体剧烈颤抖,积攒了29年的思念在瞬间爆发,她(tā)踉跄着扑进儿子怀中,泪水决堤般倾泻而下。周围的志愿者(zhìyuànzhě)、工作人员无不为之动容,白兴浪站在人群后方,看着这跨越29年的相拥,眼眶泛红。这一刻,所有的坚持、所有的努力都有了最圆满的结果。

失散(shīsàn)29年,山某(穿绿衣者)回到亲人身边。(厦门市救助站 供图(gōngtú))

  能从方言动作食物偏好里精准(jīngzhǔn)捕捉线索

  勤奋、细心,是白兴浪一次又一次攻坚克难的(de)(de)“破局密码”。2012年,大学毕业的他来到厦门,在翔安驻村当了两年的大学生村官。2014年,他考入厦门市救助站,借调在厦门市民政局从事救灾(jiùzāi)和社会救助工作。2018年,他参加厦门市支援(zhīyuán)甘肃省临夏州(línxiàzhōu)社会工作队,短期支援临夏州积石山(jīshíshān)县。这些经历,为他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。

  尽管如此,刚转岗到救治(jiùzhì)安置科时,他从未想过(xiǎngguò)自己有一天会成为“寻亲侦探”。“第一次面对失语的(de)受助者,我连基本信息都问不(bù)出来,甚至还会有点害怕。”这个泉州安溪小伙笑着坦言。通过(tōngguò)向单位老同事取经、翻遍厚厚工作笔记、努力琢磨沟通话术,他渐渐练出“读人”的本事——如今能从受助者一句含糊的方言、下意识的动作,甚至对食物的偏好里精准捕捉线索。“比如,聊天时我们会问‘爱吃什么’‘冬天会不会下雪’‘识不识字,在哪个学校上过学(guòxué)’等等,一般这些问完,初步(chūbù)的寻亲方向(fāngxiàng)差不多就有谱了。”他说。

  他(tā)的(de)办公桌上,文件夹堆叠如山,随手翻开任一册,都是(shì)关于长期滞留人员的厚厚资料——这是白兴浪和团队经年累月攒下的“寻亲密码”。“遇到沟通困难的对象(duìxiàng),我们(wǒmen)几乎每天都陪着聊天,反复挖掘信息、验证排除,再接着挖掘。”他解释道,“技术只是工具,掌握第一手信息才是寻亲的基础。”

  白兴浪还将网络(wǎngluò)寻人的作用继续扩大。2021年,他将抖音(dǒuyīn)寻人引入救助站。依靠抖音寻人定向推送技术,借助短视频直观(zhíguān)呈现受助人员的相貌、言语特征、动作细节的优点,他和团队至今已推送153条抖音视频,帮助17人寻亲成功。他总结归纳出来的“互联网+”救助寻亲法被(bèi)民政部印发(yìnfā)全国参考。白兴浪说,为(wèi)长期滞留人员寻亲就像与时间赛跑——许多受助者已至(yǐzhì)暮年,早一天找到亲人,就能早一天团圆。

厦门日报(xiàménrìbào)2022年5月29日关于白兴浪的相关报道。

  每(měi)一次寻亲都附有“后续帮扶记录”

  “我是一个死犟死犟的人(rén)。”白兴浪这么形容自己。“死犟”不仅体现在(zài)从碎片化信息中拼凑(pīncòu)线索,更在于他对“寻亲闭环”的执着——他说,帮滞留人员找到家人只是开始,让他们“回得去、留得住”,才算(suàn)真正完成使命。

  2023年,一名老人寻亲成功(chénggōng)后,子女以“经济困难,自己(zìjǐ)都(dōu)养不活”为由拒绝接回。白兴浪连续一个月给老人儿子打电话、发微信(fāwēixìn),从民法典中的(de)子女赡养义务讲到“父母在,人生尚有来处”的亲情伦理,甚至主动协调当地社区为老人申请低保、残疾人补贴,联系合适的养老机构。持续一个月的“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”,老人的儿子终于出现在救助站(jiùzhùzhàn)门口,表示(biǎoshì)要接老人回家。白兴浪这才松了口气:“有些家庭不是不想团圆,而是被现实困住了,我们多帮一把,就能(néng)让亲情回归。”

  团队成员张玉婷和林蓉都说,白兴浪的(de)(de)寻亲方式很“硬核”。“别人寻亲就是把人送回去就好(hǎo)了,他寻亲是恨不得把对方家里的困难都解决了。”林蓉说。在白兴浪看来,帮滞留人员(rényuán)找到家人,只是解决了“去哪儿”的问题,能(néng)不能留得住(zhù),才是真正的考验。白兴浪的每一次寻亲都附有“后续帮扶记录”。有的是返乡户籍办理,他会主动提供有关(yǒuguān)救助(jiùzhù)寻亲情况证明、DNA鉴定报告,帮助返乡人员恢复户籍;有的是政策衔接,包括为经济困难家庭查询低保、特困(tèkùn)人员救助等政策,他会指导办理残疾人证、残疾人补贴等手续;有的是资源链接,对缺乏照料护理能力(nénglì)的家庭,他会协助联系当地养老机构,确保照料不断档等。

  有人会说多种方言有人擅长情感引导(yǐndǎo)

  俗话说(shuō)“一个好汉(hǎohàn)三个帮”,对于白兴浪(báixīnglàng)来说也不例外。“寻亲不是一个人(rén)的战斗。”他说,在他的团队中,社工张玉婷、林蓉各有所长,也都不可或缺。其中,张玉婷是广东人,会说广东话和客家话,2022年,她用“食过早茶(chá)未”打开一位失忆老人的话匣子,顺藤摸瓜帮助她找到广州的家人;“二孩母亲”林蓉则擅长情感引导(yǐndǎo),她曾用“我(wǒ)女儿也喜欢扎马尾”拉近与受助女孩的距离,进而问出其家人信息。

  “我们有时候会为一条线索争得不可开交。”白兴浪笑着说,有一次费尽千辛万苦查找到的(de)疑似(yísì)人员与我们的救助对象牙齿特征不相符(xiāngfú),但当地村干部又信誓旦旦表示不会认错人。团队就这个线索是要继续排查下去还是直接排除(páichú)掉进行了激烈讨论。最后依靠实地(shídì)走访和DNA鉴定排除了错误的线索,并在当地找到了新线索,最终寻亲成功。这种“讨论-验证-寻亲成功-复盘”的团队合作模式,让他们(tāmen)的寻亲成功率(chénggōnglǜ)大大提升。

  如今,白兴浪的(de)(de)故事被拍成微电影,越来越多人循着光影加入帮忙寻亲的队伍。但他心中始终藏着份矛盾:“每次成功帮忙寻亲,我都会问自己,如果救助站能提供更好的照料,回家真的(zhēnde)是最好的选择吗?”这个问题曾像线团般缠绕他多年,直到一个又一个团圆(tuányuán)场景上演,他渐渐(jiànjiàn)读懂:家是无可替代(wúkětìdài)的港湾,哪怕有困难,也该帮他们回去。

(厦门日报(xiàménrìbào)记者 房舒)

率先全国!厦门台胞金融服务平台投入运行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